版号:BQCZ86287 存证日期:2023-01-28
标题:《万里奔赴》
标签:抗战 历史 传奇 谍战 主旋律
规格:电影 120分钟 类别:C类
剧本概况:
对标:《万里归途》。革命青年被日军特务和国民党特务追杀,克服重重险阻,长途跋涉一万余里,辗转大半个中国,奔赴革命圣地延安。
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
标题:《万里奔赴》
标签:抗战 历史 传奇 谍战 主旋律
对标影片:《万里归途》
预期票房:15亿-20亿
一句话故事:
革命青年被日军特务和国民党特务追杀,克服重重险阻,长途跋涉一万余里,辗转大半个中国,奔赴革命圣地延安。一路上,他们经历了残酷的斗争,在炮火的洗礼中成长,迈着坚定的步伐勇往直前!
人物小传:
金岚清:女,24岁,朝鲜人,从小在中国东北长大,抗日战争爆发后,辗转全国宣传抗战,为抗日队伍募捐资金。流亡途中,看到报纸上朝鲜同胞、学长郑律成发表的《延安颂》《八路军进行曲》之后,很受鼓舞,决心前往延安投奔郑律成,并参加前线抗战。
李子怡:女,22岁,朝鲜人,金岚清的同学、好友,受金岚清影响,和她一同前往延安。但是刚开始思想不坚定,途中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害怕、打退堂鼓,后来也变得坚定、勇敢。
刘国兴:男,26岁,抗战乐队的队长,因组织宣传抗战,在上海受日军特务搜捕并一路追击,因此辗转大半个中国,随金岚清奔赴延安。
宋继扬:男,28岁,地下党成员,受命护送三个年轻人前往延安,到达洛阳时英勇牺牲。
林俊英:男,35岁,八路军游击队小队长,接到命令到洛阳接应奔赴延安的几个年轻人,后克服困难成功护送他们到达延安。
郑律成:(真实人物) 男,26岁,朝鲜人,优秀的青年音乐家,奔赴延安后创作了《延安颂》《八路军进行曲》等不朽作品。《八路军进行曲》后来改为《解放军进行曲》,并成为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》影响深远。自幼在中国长大,积极抗日,解放后加入中国国籍。
佐藤一郎:男,35岁,日军特务神风队副队长,一路带人追杀四个年轻人,在洛阳与宋继扬激战,两人同归于尽。
宋自立:男,36岁,国民党军统特务队重庆专员,一路组织国民党特务追杀,在黄河北岸被林俊英击毙。
故事梗概:
1939年,上海滩一家小剧院里,宣传抗战的小乐队表演完一段歌曲,正在宣传抗日政策,并为抗战军队进行募捐。日军特务组织神风队副队长佐藤一郎带领日本宪兵突然闯入,强行抓捕抗战乐队,剧场顿时乱作一团。中国地下党宋继扬等人及时出现,射杀了几个日军特务,佐藤一郎左脸也被弹片擦伤。宋继扬等人护送刘国兴、金岚清、李子怡等乐队骨干迅速转移出城。
日军特务立即进行追踪、大肆抓捕,刘国兴等人不得不离开上海,并计划向大后方重庆逃亡。途中,由于一名乐队队员被捕,佐藤一郎得知刘国兴等人要逃往重庆,因此带人一路围追堵截。宋继扬等人屡屡命悬一线,不得不乔装打扮,经福建、广东、广西,向云南转移暂避。日军特务一路追踪,惊动了国民党特务,国民党特务非但不加以营救保护,反而也派人缉拿宋继扬。宋继扬等人不得不继续逃亡,来到云南、缅甸边境,暂时藏匿在深山中。
为了继续北上抗日,在沿路共产党和百姓的帮助下,几人辗转到了重庆,准备继续北上。金岚清在报纸上看到学长、朝鲜同胞郑律成发表的歌曲《延安颂》《八路军进行曲》,推断出学长郑律成身在延安,因此决定前往革命圣地延安,投奔郑律成,奔赴前线参加抗战。前有国民党特务拦截,后有日军特务追缉,途中炮火连连,要前往延安困难重重、九死一生。
几个青年发生了分歧,刘国兴和李子怡打了退堂鼓。金岚清唱了一首《八路军进行曲》,铿锵激昂的歌曲,感染了大家,最终大家一致同意前往延安、奔赴前线。宋继扬因担心几人安危,立即通过组织向上级汇报。 毛泽东、周恩来得知郑律成的学妹、抗战宣传功臣等人要前往延安,十分重视,要求沿途地下党组织各个交通站提供支持、予以保护。同样带着对延安的憧憬与向往,宋继扬主动申请一路护送,得到组织同意。
就这样,为了躲避日军特务的追杀和国民党特务的拦截,四人从上海出发,辗转大半个中国,经过三年多的时间,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,克服重重困难,到达了洛阳附近。可是,由于国民党破坏国共合作和统一战线,洛阳交通站已被废弃。 在洛阳,日军特务与国民党特务疯狂抓捕,豫西地下党全力营救,宋继扬为掩护几人转移英勇战斗,最后和佐藤一郎同归于尽。
因黄河以北战火不断,洛阳通往延安的道路被封锁,在豫西地下党的帮助下,几人被太行山游击队小队长林俊英接到焦作,计划绕道太行山再转往陕北延安。在黄河边,他们遭到宋自立等人袭击。经过一番苦战,林俊英击毙宋自立,但是渡船被枪击中差点翻倾,林俊英跳下黄河扶着渡船前进,带领三人躲过黄河北岸日伪军的搜捕,终于逃出敌人魔掌,来到了太行山根据地。
在太行山,他们见到了根据地的发展壮大,融入了“新中国”理想般的生活,参加了反围剿斗争和生产建设,思想上更加成熟。 面对敌人疯狂扫荡,刘国兴、金岚清、李子怡,服从八路军统一指挥,积极参加抗争,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他们发挥所长,为八路军和根据地群众慰问表演,并指导军民一起演唱《八路军进行曲》,受到了热烈欢迎。
反围剿斗争胜利后,林俊英等人护送三个人和其他年轻人一起,继续前进,终于在1943年春天到达延安,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。 几个年轻人亲眼目睹了祖国各地在战争下的创伤,明白了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真正抗战,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。按照党中央的要求,他们进入延安抗日大学进行学习,做好准备,积极奔赴新的战场。
本项目PPT请微信索取。
因剧本涉及商业机密,故事大纲有省略。
如果您对该剧本感兴趣,请联系经纪人索取项目详情!
欢迎版权合作、征稿合作、剧本定制!
下一剧本:《巅峰使命》
上一剧本:《寒山客之剑出寒山》